我用计算机来录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佛山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我用计算机来录音》的内容。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感受听觉媒体的功能,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声音的录制、效果编辑与应用,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的知识链。内容设计上注重于操作实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操作中获取经验,掌握技巧。掌握了录音方法,能为下一课《我为古诗配乐》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认识了常用多媒体设备,并会播放多媒体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2、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把自己的声音录进计算机中,学生对“录音机”的使用肯定会很感兴趣,觉得好神奇,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自然被大大激发,表现欲望极其强烈,从而会以愉快而热烈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
3、学生的学习障碍、学习难度。
对于本课而言,尽管班内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差较大,但只要能录入自己的声音,并能进行回放就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在教学中,可能有的学生在录入声音时只是基于兴趣地乱说乱喊,故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其正确审美意识。另外,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默认最多只能录制1分钟的声音,如何才能录入较长(超过1分钟)的声音文件?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windows“录音机”工作界面,会用“录音机”录制声音并保存录音文件。
(2)掌握到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录制、评价、编辑声音作品,体会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2)通过学生亲身获取声音信息,处理声音信息和应用声音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声音录制、编辑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
(2)通过歌唱《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3